(资料图片)
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、国家一级教授冯惠玲。新华网 肖和勇 摄
新华网福州4月27日电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4月27日至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。27日下午,在以“自信繁荣:数字文化赋能社会发展”为主题的数字文化分论坛上,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、国家一级教授冯惠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,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不止需要人文学者的努力,更需要政府部门、文化单位以及广大科技企业的参与,才能将自信与繁荣有效结合,实现深层次的高质量发展。
她认为,发展数字文化需要从三方面做好规划:
第一是聚数字文化资源。我国历史悠久、地域广阔,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极其广泛,首先需要充足且管理精细的数字资源建设系统,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。
第二是创数字文化产品。文化数字化不像古时候对文献、画面的誊抄和刻录,是在维度上从二维到三维乃至多维的跳跃,是在时空上从某一历史瞬间到整个历史背景的拓展,如此形成场景化、情景化的产品,才能符合当下市场的高标准需求,开拓出更具想象力的市场空间。
第三是兴数字文化产业,做好乡愁文章。“福建山清水秀,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,既有传统文化的深远之美,又有近代革命历史的文化沉淀”她以论坛举办地福建为例说道,要立足当地,充分挖掘各类资源,打造属于一方特色的产品,让数字文化融于山水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