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】李守云|怀念李春艳老爷爷

2023-06-09 15:36:40


【资料图】

怀念李春艳老爷爷

李春艳老爷爷,笑迷迷、文皱皱的脸上常挂着笑容,不知什么叫愁苦,也不知什么叫苦累。常穿大儿子从部队上褪下来的黄衣服,或是二儿子从煤窑上寄回来的劳动呢衣裤。有的洗得发白,有的已经补丁摞补丁,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,还舍不得丢弃。李春艳老爷爷,生了六子一女七个儿女,从来都用“不要得理不让人”这句话语来规劝,教育儿女,使得脾气暴燥的儿子也很守规矩,在村里面留有极好印象,个个口碑很好。那时,农村普遍贫穷,李春艳老爷爷的家也不富裕,一家人挤在三间栈子房里,就连翻身也得吼一二三那种,吃饭也得先把碗数见,才可舀饭,否则闹不精明。穿得破破烂烂,衣服,鞋袜,常是大的穿完,二的穿,依次类推,直至烂得无法上身,就是这样的状况,李春艳笑嘻嘻的模样永远没有改变。

他常拿个小马扎出来坐下,给我们讲《杨家将》《呼家将》《呼杨合兵》《隋唐演义》等,也时常张冠李戴,把“孙悟空打斗西门庆”也讲给我们听,只要高兴,什么都讲,以至我们蹲在树底的阴凉处不愿离开,有时会把妈妈喊吃饭的叫声当耳旁风,依旧不愿离开。李春艳老爷爷姊妹弟兄六人,老大染病身亡,嫂子改嫁他人,老三教书在外,三个妹妹都已嫁人,一家的重担都放在他身上,照顾老爹老妈,长嫂及幼小的孩子,每逢过时过节,都要送礼物给他们,让他们不至孤苦,孤单,但李春艳老爷爷常把笑容带回家。他的欢乐,心地宽广,常使他的家充满笑声,让子女在欢乐中度过。虽然大儿子因病去世,二儿子又去轩岗当了工人,三儿子又戍守边防,又在远方,遥不可及,一下子走了三位亲人,但又添了几位孙儿,给老爷爷极大的安慰,李春艳老爷爷没被困难吓倒,依然坐在那个马扎上,用昂扬顿挫的声调给我们讲“孙悟空大闹白虎堂”,让我们开怀大笑,我们亲切地称爷爷为“孩子王”。爷爷先后把四儿子,五儿子,六儿子送去当兵,为得是有一口饱饭,穿一身暖衣,将来谋个差时,不用象他那样,风里来,雨里去,在农业社的一亩三分地里受苦受累,穿破衣烂裳。

好人会有好报,李春艳老爷爷儿孙满堂,三儿子转业到了县公安局,成了一级警督,四儿子转业到了阳运公司成了一名司机,五儿子到了县教育局当了一名干部,六儿子转业后到了县交警大队,几个孙子也各有成就,遍布全国各地,有的学成之后,留洋出国。如二儿子的大小子西安交大毕业,又入北京航天学院进修为博士,成为人人㵪暮的电子工程师。大儿子的三小子参军,晋升为军官,有的到了铁路,有的去了高速,还有的进了政府的“花栏墙墙”里面,老爷爷高兴的合不拢嘴,时常出来进去哼着开心的小曲子,但马扎依然在树下停留,依然有老人家爽朗的笑声和孩子们的欢笑,打闹声。李春艳老爷爷从不对村里人分三六九等,从不戴有色眼镜瞧人,谁家有个三长两短,娶儿聘妇,起房盖屋,总能见到他老人家的身影,从不挑肥拣瘦,东拉西扯磨洋工。好的家风,优如好的传统,如薪火一样代代相传,他的儿女们如他一样,工作再忙,也不会忘了远方的亲人,礼品多少不讲究,但总会回来探望一回,让村里的人好生㵪暮。

一年的春天,是我结婚成亲的日子,俗话说“春打六九头”是个好兆头,但我们夫妻二人因年轻,常会打打闹闹,李春艳老爷爷从没把我当外人,常用家里种的葫芦,白菜,山药,玉米来接济我们,还会用言辞厉语来敲打我,让我们懂得婚姻来之不易,也让我们和好如初,至今想起老人对我们的好还心生感激。“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”,这是一位伟人说的话,李春艳老爷爷正是尊崇了这句话,做了一辈子的好人。临终,村里村外,以及儿女单位的领导,生前友好都来送行,寄托哀思,表达对老人的敬重之情。

【作者简介】李守云,山西省五寨县孙家坪乡海子界村人,喜欢文学。现任浙江东阳建工驻太原分公司总库管。

关闭